自黄河小浪底工程首次开展工程环境监理以来, 这项工作已在我国许多省市和行业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迅速推广。2002年10月,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铁道部、交通部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等13个建在生态敏感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突出的国家重点工程实施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试点, 通过监理, 各工程各项环保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取得了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良好效果。以此为契机, 辽宁、青海、陕西、浙江4省和交通、水利行业以及广东省深圳市于近年将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雏形已初步形成[1]。
作者结合近年从事多个大型天然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实践, 对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剖析, 在对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可供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参考。
天然气气田开发主要包括钻井工程、集输工程和净化厂工程等, 此外, 通常还涉及供水工程、供电工程、道路工程和环保工程等配套附属工程。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作业人员多, 因而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影响(见表 1)。
从表 1可看出, 尽管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施工期存在不可忽视的废水、废气和噪声影响, 但其对环境的影响还是以生态影响为主。对于生态影响较大的这类建设项目, 它的环境影响发端于勘探、选址, 重点发生在施工建设期, 而在竣工验收时许多生态影响早已过去而根本无法追溯, 连补救措施都不再可能实施[2]。因此, 目前仅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很难对这类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即可克服目前此类建设项目存在的环保管理弊端, 通过工程环境监理将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连结成为一个整体, 既可强化施工期的环境管理, 又可为顺利通过竣工环保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开展环境监理的意义在于:①确保工程设计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得到合理的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中提出的环保要求得到落实; ②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协助建设单位进行环境管理, 宣传环保知识, 增强环保意识; ③监督承包商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提高环保水平, 同时维护施工单位的权益; ④形成完善的监理工作资料, 为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提供依据[2]。
选择合理的监理模式和可靠的监理机构是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成败的关键。
现有的工程环境监理模式主要分为专职模式和兼职模式两种[3]。专职模式工程环境监理机构是独立的、专业化的环境监理机构, 受项目业主直接领导, 与工程监理是并列关系, 不受工程监理的领导。兼职模式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由工程监理机构兼职承担, 工程监理人员兼顾环境监理工作。相比较而言, 专职工程环境监理模式的监理人员相对更专业, 监理精力更集中, 环境监理的力度更大, 更符合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复杂的工程特点对环境监理的要求, 宜优先选择。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工程环境监理机构资质的专门规定, 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要求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资质, 有的要求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具备工程监理资质。由于工程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较大差异, 仅具备工程监理资质承担工程环境监理仍有相当难度, 故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选择工程环境监理机构时应优先选择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 必要时可要求其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工程监理经验的人员。
工程环境监理文件包括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其中, 监理大纲是工程环境监理机构承揽工程环境监理业务而编写的方案性文件, 监理规划是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监理实施细则是基于监理规划编写的针对某子项目具体开展监理业务的操作性文件[4]。
编制完善的、富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监理文件是工程环境监理机构正常开展监理工作的关键, 工程环境监理机构必须对此高度重视。由于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工程环境监理机构需组织熟悉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特点的环保技术人员编写。
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包括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监理、污染防治措施监理和环境保护设施监理等3部分。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监理的主要内容是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生态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监理的主要内容是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各种污染因子达标情况, 主要对废气治理措施、污水治理措施、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噪声治理措施, 以及环境监测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监督检查。施工期环境保护设施监理的主要内容是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要求的建设情况和调试运转情况。
由于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组成复杂, 施工工序繁多, 施工单位专业性强, 开展监理工作时, 工程环境监理机构必须针对不同的分项工程、不同的施工阶段和不同的施工队伍采取不同的监理手段和监理形式。总体上, 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形式以巡视为主, 但对重点工程和重点工序需采取旁站的监理方式, 如对钻井废水、泥浆和岩屑的处理监理, 对净化厂大气、废水处理等环保设施的调试监理就须采取旁站监理形式。
目前尚无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对工程环境监理机构的检查和考核也无相关标准。尽管如此, 项目业主仍需加强对工程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使工程环境监理机构能够有效行使其对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的环境监理职责, 使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开展得富有成效。
目前我国尚没有开展工程环境监理的专门法律规定。现有工程环境监理主要依靠试点项目带动并借助行政力量进行推动, 通常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中提出实施工程环境监理要求, 以此推动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但是, 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持, 工程环境监理的法律地位难以明确, 使工程环境监理很难得到其他部门的有力支持, 致使很多建设项目没有开展工程环境监理。
由于没有统一的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 不同环境监理机构在开展不同工程的环境监理时, 基本都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事, 监理工作程序、范围、内容、方法、深度以及组织模式等都不尽相同, 监理工作随意性大, 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机制, 从而严重制约了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由于开展工程环境监理不仅会增加投资, 有时还会因环境监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而暂时影响工程进度, 因而部分建设单位对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开展工程环境监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一些工程开展工程环境监理的目的不是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而是便于最终顺利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因而有些建设单位给工程环境监理机构授权不够, 导致工程环境监理机构行使监理职责时束手束脚, 甚至无法正常开展监理工作。有些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开展与工程进度严重脱节, 一些建设单位甚至在项目临近试生产时才确定一个单位补环境监理资料, 形成一个工程环境监理总结应付了事。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无法与工程进度保持一致, 将导致监理机构无法参与工程设计、工程合同和施工组织设计等重要文件的审查, 许多环境问题无法提前预防。
由于目前社会各界对工程环境监理机构的资质和人员要求不统一, 因而工程环境监理机构和从业人员工作能力良莠不齐, 甚至有些单位因当前没有统一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而自行降低要求, 开展监理工作不深入, 甚至应付了事。此外, 对工程环境监理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缺乏考核和评价竞争机制, 更无法做到工程环境监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优胜劣汰。
由于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的特殊性和我国石化系统的行业特点, 钻井、集输管网和净化厂等主要工程均需行业内专业单位承担, 因而不少项目承包商与建设单位本身就是同系统的平级兄弟单位, 因此工程环境监理机构在对这些承包商履行监理业务时难度极大, 有时甚至还得不到建设单位的必要支持, 致使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内尚没有工程环境监理的具体规定, 使得工程环境监理开展无法可依。为此, 迫切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工程环境监理制度, 使这项工作开展常态化、制度化, 必要时石化系统也应自行制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开展制度。
针对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的特点, 制定针对性的工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 完善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标准体系, 确立考核与验收指标, 既为工程环境监理开展提供依据, 也为考核监理机构工作成效提供标准, 从而使各项监理工作更加合理、可行和有效。
建设单位首先要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协调好工程环境监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关系, 向工程环境监理机构授权放权, 以便其更好地履行工程环境监理职责。工程环境监理机构要加强业务学习, 勇于创新, 保证监理效果。承包商要转变观念, 配合工程环境监理机构工作, 积极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1) 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涉及面广,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大, 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大有必要。
(2) 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开展工程环境监理时需选择合适的监理模式和监理机构, 制定完善的监理文件, 有效开展现场环境监理工作, 切实加强工程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3) 目前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实践中存在缺乏法律支撑、缺少技术规范、建设单位重视不够、监理机构水平和责任心良莠不齐、部分承包商难以监管等问题, 急需通过加快制定法律法规、制定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规范、强化相关单位环保教育等措施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