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1, Vol. 40 Issue (2): 109-115
本文选项
  • PDF全文阅读
  • 本文摘要
  • 本文图片
  • 参考文献
  • 扩展功能
    电子期刊订阅
    RSS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黄黎明
    锐意进取 开创科技发展新局面 继往开来 建设一流特色天研院
    黄黎明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摘要:天然气研究院是以天然气分析测试、腐蚀与防护、气体处理、油气田化学应用技术和地面工程新工艺研究为主的、研发实力较强、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10年,各项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在上述五大主体领域内的新技术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和保障。2011年,将继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五大特色领域技术发展。
    关键词天然气研究院    天然气分析测试    腐蚀与防护    天然气处理    油气田化学    油气田地面工程    高含硫气田开发    天然气能量计量    
    Forge ahead, Create the New Situ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Carry forward the Past and Create the Future, Construct the First-Class Featur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ural Gas Technology
    Huang Lim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ural Gas Technology,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610213
    Abstract: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ural Gas Technology(RINGT) i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stitute, engaging in natural gas analysis and testing,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gas treat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oil & gas field chemicals and new technologies researches for oil-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Remarkable succes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five major technical areas were scored in 2010, which provids powerful technical support and ensurance for the main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RINGT will take intensive measures on tackling key problem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new technologies, breakthrough of some key technologies and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2011, the purpose of all these i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the five dominant technical areas.
    Key words: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ural Gas Technology    natural gas analysis and testing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natural gas treating    oil and gas field chemicals    oil-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high sulfur gas field development    natural gas energy measurement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在“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10年,科研工作获得累累硕果,技术创新彰显雄厚实力。围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以及“建设一流天然气研究院”的发展目标,以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龙头,西南油气田公司科研项目为核心,现场试验为抓手,有形化产品为载体,精心统筹组织各级科研项目的实施,加快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建设,增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攻克高含硫气藏开发的技术难关,圆满地实现了“十一·五”的发展规划目标。同时,本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全面展开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部署工作,倾力打造特色领域优势品牌,抢占天然气行业崭新制高点,为“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的天然气工业基地”迎难而上,为“创建首屈一指、独一无二、无人替代的一流天然气研究院”奋力拼搏!

    1 辉煌硕果
    1.1 科研工作成效

    2010年,天然气研究院(简称“天研院”)的各项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酸性天然气净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与“含硫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课题分别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四川盆地须家河气藏增产与稳产化学技术研究”课题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同时获得了13项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奖励,科研成果达到历年之最。

    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酸性油气田管道腐蚀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研究”已顺利完成并投入应用。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四川龙岗地区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勘探开发示范工程”中承担的“高酸性气藏地面集输与净化处理技术”专题顺利完成验收后,再创现场应用试验的佳绩,以其良好的防腐效果形成完善的龙岗气田腐蚀与防护技术体系,从而为龙岗气田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承担的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天然气技术标准战略研究”课题,为保障中国石油天然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国石油“十二·五”标准的制修订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通过承担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国际合作项目“酸性气田元素硫沉积防治及天然气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掌握了国内以及加拿大硫磺研究院(ASRL)硫磺回收催化剂性能评价方法现状,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适合国内的硫磺回收催化剂性能评价技术规范草案,对业内逐步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起到了积极作用。

    承担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项目“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建设”,旨在建设一个国内领先且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级、国家级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形成完整的天然气发热量量值溯源体系和天然气能量计量的标准化技术体系,解决国际贸易中关键技术问题,满足我国天然气国际贸易的需求。

    此外,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分别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包括:“生物脱硫技术”、“钛基硫磺回收催化剂有机硫水解动力学研究”、“醇胺类脱硫溶液中热稳定性盐的分析研究”、“含硫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研究”等,为天研院在天然气处理、分析测试技术和油田化学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的研发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为提高天然气处理厂工程设计完整性,提升工程建设水平,提高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开展“HAZOP分析在天然气净化厂的应用研究”课题,建立了适合于天然气处理厂HAZOP分析的流程和方法,并在万州天然气处理厂在役装置、长寿天然气处理厂硫磺回收改造装置现场成功开展HAZOP分析,编制了《天然气净化厂HAZOP分析指导意见》,为天然气处理厂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解决含硫天然气脱水问题,开展“含硫气田用超音速涡流管脱水工艺技术研究”课题,首次在国内针对含硫天然气进行了超音速涡流管技术应用研究,且成功开发出涡流管结构计算设计软件,设计并建成了超音速涡流管脱水侧线试验装置,通过开展现场试验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应用于含硫天然气处理奠定了基础。为了给川渝气田的节能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了“气田开发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研究”课题,形成气田开发过程《能耗现状报告》和《节能潜力研究报告》,提出了“十二·五”节能规划建议方案和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节能发展方向,可有效指导西南油气田公司节能工作的开展。针对各处理厂尾气中SO2达标排放对策,开展了“净化厂二氧化硫减排技术方案研究”课题,在全面调研尾气排放和SO2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川渝气田实际情况,制定了天然气处理厂二氧化硫减排技术方案,以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在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方面,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攻克关键、创新与再创新并重,务求突破和有所作为”的指导方针。在2010年共申报专利11项、专有技术10项,包括《一种Claus尾气低温水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等10项发明和《高温气井泡沫排水室内模拟实验装置》1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4项已获得专利申请号。

    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气氛,天研院尤为注重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陆续成为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加拿大硫磺研究所(ASRL)、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美国石油协会(API)和美国天然气加工协会(GPA)等国际协会会员,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技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与荷兰PNS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在消化吸收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系列清管器和清管器缓蚀剂加注现场应用工艺,并在峰15井—高峰站的管线上成功实施,实现国内自主清管器加注缓蚀剂工艺零的突破,效果达到国外技术同等水平。与瑞士Clariant公司和美国ISP公司合作,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CT 5-54,并在西南油气田公司酸性气田进行了推广应用,较好地解决了酸性气田冬季生产管线的水合物堵塞问题。与ASRL合作开展常规硫磺回收催化剂样品和尾气加氢水解催化剂样品的分析、活性评价及数据处理等研究工作,并且建立了与ASRL沟通往来的国际交流模式,定期参加年会并邀请ASRL高级专家回访。2010年邀请全球知名的5名ASRL专家来院进行了为期3天的技术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1.2 特色技术业绩

    2010年,天研院始终围绕西南油气田公司“三大攻坚战”、老气田稳产和页岩气藏开发中的急、难技术问题,发挥天研院特色技术领域的优势。特别是针对龙岗气田安全、平稳采气及集输、天然气气质分析测试、净化装置平稳运行等开展了相应的技术保障工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开发增储上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1.2.1 天然气分析测试与质量检验

    在天然气分析测试与质量检验方面,集天然气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化、质检于一体,并逐步走向国际化,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现场评审和国家计量认证(CMA)复评审。参加中亚天然气进口计量交接配套技术工作,承担进口天然气品质检验标准的比对研究,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2.2 防腐与油气田开发

    在防腐与油气田开发方面,形成的高酸性气田抗硫耐蚀材料选择评价技术、高酸性气田缓蚀剂防腐现场应用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高酸性气田缓蚀剂及清管器缓蚀剂预膜技术等达到国外同类先进水平。引进12台(套)腐蚀评价设备、10余套现场腐蚀监测设备、10余套室内分析与合成设备、软件等,为科研工作及技术服务提供了坚定的硬件保障。合作开发和引进了国内首套耐酸型泡沫发生与动态评价系统,拥有较为完善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增产化学药剂性能评价及分析测试仪器,整体设备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增储上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龙岗气田地面腐蚀防护、各气田井下环空缓蚀剂防护提供了一系列技术服务:一是须家河丛式井组通过使用低分子量聚合物可回收再利用压裂液技术、大通径分层压裂封隔器分层试油技术、纤维防砂快速排液技术、除砂器技术,实现了气井整体压裂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回收压裂液的研究,有效地实现了节能减排;二是针对页岩气藏的开发,研制出了滑溜水、线性胶体系,在中国石油的第一口页岩气井进行了成功应用,效果达到国外同类作业先进水平;三是完善了高温深井储层改造技术,对液体配方进行了精细化的研究,开发出第四代产品,并成功地应用于龙岗62井长兴组层位施工运程中,取得了突出的转向效果。此外,技术服务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增产效果,特别是龙岗气田高温深井酸化、广安气田的加砂压裂施工,较好地解决了技术难题,为西南油气田公司“三大攻坚战”做出了突出成绩。

    1.2.3 天然气处理与硫磺回收

    在天然气处理与硫磺回收方面,建立了天然气净化处理全过程模拟评价装置,购置了多套先进的天然气处理研究配套分析测试仪器,具备开展天然气处理技术研究与配套溶剂、催化剂开发的能力,正在筹划建设中国石油脱硫和硫磺回收中心及国家级油气脱硫和硫磺回收实验室。

    2010年,天研院开发生产的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催化剂销售量在国内大中型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的占有率超过85%,且已向海外市场拓展,现已成功进入土库曼斯坦和乍得等国家的硫磺回收催化剂市场。

    1.2.4 油气田新工艺和地面工程技术

    在油气田新工艺和地面工程技术方面,立足创新,加强天然气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服务。2010年,完成了咨询评价、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等多方面任务共计87个项目。其中超音速涡流管脱水工艺技术取得重大进展;RBI(基于风险的检查)分析技术日趋成熟;HAZOP(危险及可操作性分析)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同时,继续发挥传统特色技术的优势力量,承担59个工程设计及总承包项目,包括处理厂气质达标工程、钻前工程、水毁治理、大修设计及其他各类工程项目,为川渝气田各天然气处理厂的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2.5 海外技术服务

    在海外技术服务方面,由天研院分析测试、腐蚀防护和油气加工三个专业组成的技术专家小组于2010年8月9日奔赴土库曼斯坦,为阿姆河右岸气田开展专有技术服务。面临第四套脱烃装置存在丙烷蒸发器制冷效果不佳、产品气烃露点超标等问题,在采用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后,提出采取注入水合物清除剂的方式对丙烷蒸发器实施主动维修的整改方案,成功地将阿姆河第一天然气处理厂第四套脱烃装置丙烷蒸发器温度降至设计温度。同时,天然气品质分析测试、设备校准和比对及腐蚀防护工作也顺利完成,标志着天研院技术服务规模性地进入了国际市场。

    1.2.6 科技信息调研

    在科技信息调研方面,开展了“天然气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净化厂二氧化硫减排技术方案研究”、“页岩气开采技术调研”课题。为了适应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组织编写了《天然气工程手册——处理与加工分册》,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科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言非常实用的工具书籍。

    1.3 试验基地优势

    2010年10月23日,由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建设,天研院、采气工程研究院、重庆气矿、川西北气矿共同实施的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顺利通过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建设试运行评估,并取得综合考核成绩97.2的高分,在目前集团公司已经建成的先导试验基地中排名第一,标志着我们的高含硫气藏配套技术研发能力再上新台阶。

    已建的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由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室、油气井增产技术研究室、腐蚀与防护研究室、天然气净化研究室、腐蚀与防护现场试验基地和天然气净化现场试验基地组成,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40个重点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基地之一,是保障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的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坚持“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服务海外”的定位,重点解决集团公司加快高含硫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瓶颈,围绕高含硫气藏开发、采气、油气井增产、腐蚀与防护、天然气处理、HSE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组织攻关并已形成配套技术体系,同时可为研发和集成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现场试验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含硫气藏开采主体技术自主化、主要装备国产化,从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基地的建成全面推进了我国高含硫气藏开发的整体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石油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为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和科学地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为下一步高含硫气藏开采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能量计量中心建设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正在引领着全球能源结构的变革。由于天然气是一种混合气体,除烷烃以外还含有部分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不可燃物质,这些不可燃物质并不会产生热值。因此,人们在使用天然气时真正关注的并不是天然气的体积流量,而是它的发热值。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北美和西欧地区,在大规模的天然气交接过程中普遍采用能量计量的交接方式。

    但在我国,当前的天然气计量方式仍以体积计量方式为主,发热量直接测定和一级标准气体的最高不确定度水平也只能达到1.0%,不能满足天然气能量和质量计量的需要(GB/T 18603-2001《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中A级站不确定度要求小于0.5%)。对大型天然气计量站而言,不确定度的微小差异将会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当出现国际贸易纠纷时,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的计量方式和不完整的溯源链,将会使我们丧失主动性和话语权。因此,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的、高水平的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确保中国石油的海外天然气项目顺利实施、推广天然气能量计量技术和保持在天然气分析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由天研院承担建设的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已于2010年8月30日得到中国石油规划计划部的批复,目前正在开展四套非标设备及实验室配套建设的初步设计工作。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建成后,将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能够提供具有国际公信力的天然气组成数据及发热量数据,解决我国进口天然气贸易纠纷,同时可为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国家级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创造有力的条件。

    2 宏伟蓝图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时期和科研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的非常时期。天研院将在新的一年中,充分考虑自身专业特色,积极引进和吸纳技术人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基础建设及实验室建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地肩负起天然气分析测试、天然气勘探开发腐蚀防护、气体处理、油田化学及工程设计五大特色领域技术发展的重任。

    2.1 持续推进基础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步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充分认识到包括实验室环境、实验室装备和实验室资质等内在的基础支撑体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平台,充分发挥高含硫气藏先导试验基地在提高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和经济开采技术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和完善现场试验基地条件建设,改进试验手段,进一步提升高含硫气田开发的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实验室、试验基地的管理和运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精心组织,加快实施“天然气研究院适应性改造工程”;站在前瞻发展的高度,“时不我待”地加快完成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和“脱硫和硫磺回收技术中心”的报批工作,努力建设具备国家级水平、服务于全国的技术中心。全面推进实验室认可工作,为建立中国石油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造基础条件,以期经过2~3年的努力,使全院实验室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2.2 大力开展重点科技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和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项目为核心,以重大现场试验为抓手,以三大攻坚战和老气田增产稳产工程为载体,力争在重点难点问题攻关上取得新的突破。

    以在龙岗气田、川东北高含硫气田、须家河气藏和蜀南页岩气藏等地区取得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为科技攻关重点,2011年天研院申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级、西南油气田公司级和院级项目共计27项,其中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4项,股份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4项,西南油气田公司14项。申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研究项目1项,国际合作“十二·五”规划项目9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低碳技术重大科技专项课题7项。

    在天然气分析测试方面,拟开展“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定技术研究”,形成现场用连续记录式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定技术,建立可连续测定的发热量直接测定装置,完成不确定度评估。项目将完善发热量直接测量(热量计)法的溯源链,确保中国石油在发热量直接测定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拟开展“天然气能量测定气体标准物质体系研究”,对高准确度天然气气体标准物质制备系统、制备程序及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气体标准物质的分析验证方法开展研究,形成我国天然气能量测定用气体标准物质体系制造技术,完善我国天然气组成分析及发热量间接测定溯源链。拟开展“天然气气质与互换性研究”,通过对国际上已经有的天然气互换预测方法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天然气互换预测方法,建立互换性预测模型,并编制天然气互换性判别程序。

    在油气田开发方面,拟开展“压裂酸化可降解转向剂研究”,研究出一种可热降解或自身降解的转向剂(如纤维),用于压裂液中,可进一步降低压裂液稠化剂用量,减少压裂液的残渣伤害,与酸液配套使用,扩大酸液转向范围和转向程度,提高长井段的酸化效果(特别是裸眼井段),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拟开展“页岩气藏可回收压裂液研究”,形成适合页岩气藏加砂压裂的可回收压裂液体系,降低页岩气藏压裂施工成本,解决西南地区因缺水导致的大型压裂施工用水困难问题,同时可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拟开展“低压小产气水井自生气泡沫排水采气技术研究”,形成适合低压小产气、水井的自生泡沫排水采气技术,有效地指导低压小产气、水井的生产,为气田的高效开发和稳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具有巨大的经济前景。

    在酸性气田腐蚀与防护方面,拟开展“含硫气田地面采输管线腐蚀监测新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对现有腐蚀监测技术的深化研究,优化腐蚀监测技术手段,形成腐蚀监测技术规范,使酸性气田的腐蚀监测系统化、科学化,指导生产单位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腐措施,使酸性气田腐蚀状况处于安全有效的受控状态。拟开展“双金属复合管在酸性气田地面系统应用配套技术研究”,建立双金属复合管的质量检测方法,形成双金属复合管的焊接工艺及焊缝的耐蚀性能评价技术,结合双金属复合管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最终形成适用于酸性气田的双金属复合管防腐的配套技术,有效指导双金属复合管在酸性气田地面系统的应用。

    在天然气处理方面,针对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中的技术难点,拟开展“生物脱硫技术研究”,开发出脱硫效果良好、适应天然气现场处理环境的优良脱硫微生物菌株;建立脱硫微生物定向快速进化的技术路线,获得菌种适应的工艺流程和溶液体系及工艺条件,为处理中低潜硫量天然气提供一种新的净化手段;拟开展“超重力技术在天然气脱硫中的应用研究”,开发出适用于低压脱硫的超重力新技术,应用到低压天然气净化或者SCOT尾气处理工艺中,降低装置的投资成本,提高吸收过程中的气液传质效率,减小吸收溶剂的使用量,降低装置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拟开展“醇胺法配方型溶剂脱硫脱碳工艺模拟计算软件研发”,开发出适用于配方型脱硫脱碳工艺的模拟计算软件,为新装置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参考,还可通过模拟对现有使用配方型溶剂的工业装置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使工业装置在优化的工况条件下运转,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率。为了提高硫磺回收装置的总硫回收率,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拟开展“克劳斯尾气SO2吸附技术研究”,研制高效吸附、再生效果好的材料,用于Claus尾气燃烧后含SO2废气的吸附脱硫,进而开发出一种新型克劳斯尾气氧化工艺技术。为了满足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对能效对标工作的新要求,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能效对标工作,拟开展“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能效对标体系研究”,建立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能效对标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以及操作性较强的配套方法,以推动西南油气田公司“十二·五”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引领西南油气田公司各生产环节从本质上实现节能。针对天然气处理厂,拟开展“天然气处理厂投产评价方法研究”,包括装置性能考核、装置投产条件评价,HAZOP分析、装置标定及性能评价、基于风险的资产完整性管理评价和节能评价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天然气处理厂综合性能评价,形成一套针对天然气处理厂装置的性能考核及投产条件评价方法手册。

    2.3 加强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现场试验水平和成效

    继续加大防腐、气体处理、油气田开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安全环保和节能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西南油气田公司及天研院实现安全清洁节约发展。

    一是服务“三大攻坚战”和阿姆河右岸。充分满足龙岗整体加快勘探开发、须家河规模效益开发和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安全清洁开发三大攻坚战对技术创新的需要,发挥天研院五大专业的整体技术优势,做好龙岗气田整体防腐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做好新增探井、开发井及新建天然气处理厂的技术保障工作,为保障川东北高含硫气田顺利投产和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合作开发项目的安全平稳运行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全力确保气田稳产增效。按照西南油气田公司狠抓老气田稳产工程和加强低效油气开发的工作部署,集中力量加快低渗透和有水气藏以及页岩气开发技术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套技术,在充分发挥老气田、老井潜能、努力提高采收率、实现低效油气高效开发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三是全面推广RBI技术的应用。全面掌握RBI技术并形成自身特色,完成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处理厂和场站的RBI风险分析,努力推进处理厂从目前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的转变,并最终实现以风险评价成果指导检修的目标,从而提升天然气处理装置的管理水平,削减装置运行风险,为油气田天然气处理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3 “十二·五”总体部署

    未来五年是天研院建设“一流天然气研究院”的关键时期,精心描绘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发展的蓝图,必须全面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客观形势,准确判断天研院所处的历史方位。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属下的科研院所,公司油气核心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天研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天研院在“十二·五”期间,将锁定“创建首屈一指、独一无二、无人替代的一流天然气研究院”的总体方向,确立“精品立院、科技强院、人才兴院、管理固院、文化塑院”的战略举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主营业务战略驱动的科技发展理念和“突出重点、攻克关键、创新与再创新并重、力求突破和有所作为”的指导方针,围绕西南油气田公司“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的天然气工业基地”的目标,结合天研院独具特色的专业技术,加大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步伐,促进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天研院综合实力,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实现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作出积极的贡献。

    (1) 在科研综合能力方面,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提高五大专业核心竞争力,突破关键技术,持续推进科研基础条件建设,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科研队伍人均新贡献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2) 在技术支撑能力方面,充分发挥五大专业技术优势,继续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及海外天然气开发提供高品质的技术服务。

    (3) 在成果转化方面,巩固国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将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抢占行业领先地位。

    (4) 在人才保障方面,建立健全技术专家评聘考核机制,培养2~3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5名以上省部级或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级高级技术专家,使各级专家人才达到科研人员总数的20%以上,且一半以上的科研人员具备独立负责重大攻关项目的能力。重点发挥好领军人物和科研骨干在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前沿领域的开拓、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5) 在基础管理方面,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调整、完善机关科室和科研机构设置,强化管理职能,明确职能定位,形成职责明确、业务清晰、管理流畅的组织机构;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办法,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

    4 回顾辉煌成就,展望美好未来

    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过去一年的骄人成就令人倍感欣慰,如今,站在“十二·五”的起跑线上展望未来,天研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应用集成、开放研究、完善体系、整体推进”的指导原则,提升高含硫气田开采的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的建设及实施,全面推进实验室认可工作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在天然气分析测试、天然气勘探开发腐蚀防护、天然气处理、天然气勘探开发化学等特色领域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技术攻关,力争早日建成“首屈一指、独一无二、无人替代”的天然气研究院。

    “十二·五”的宏伟蓝图已经徐徐展开,迈向新征程的道路艰险重重。天研人必将怀着无比坚定的责任感和无比自豪的使命感,矢志不移,克服万难,砥砺奋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