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4, Vol. 43 Issue (4): 366-369
本文选项
  • PDF全文阅读
  • 本文摘要
  • 本文图片
  • 参考文献
  • 扩展功能
    电子期刊订阅
    RSS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徐晓宇
    沈健
    Al-SBA-15吸附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研究
    徐晓宇 , 沈健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摘要:对硅铝比为50的Al-SBA-15介孔分子筛开展吸附脱除喹啉的十二烷溶液中碱性氮化物的实验,研究其吸附脱氮工艺条件及性能。结果表明,碱性氮化物在Al-SBA-15(50)上的最佳吸附温度为140℃,适宜的剂油质量比是1:30,适宜的吸附时间为20 min。此时吸附量为30.6 mg/g,脱氮率为68.02%,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示。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    吸附    脱氮    
    Study on adsorpting basic nitrogen compounds from oil with Al-SBA-15 zeolite
    Xu Xiaoyu , Shen Jian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Fushun 113001,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The denitrogenation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dsorbability of the Al-SBA-15(50) mesoporous zeolite to remove the basic nitrogen compounds from quinoline in dodecane solution by adsorp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basic nitrogen compounds adsorbed on the Al-SBA-15(50) is 140℃, the suitable mass ratio of adsorbent to oil is 1:30, and the suitable adsorption time is 20 minutes. The corresponding capacity of adsorption is 30.6 mg/g, and the denitrogenation rate is 68.02%. The adsorption dynamics follows the pseudo-second-order rate kinetics equation.
    Key Words: mesoporous zeolite    adsorption    denitrogenation    

    近年来,世界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日趋严重。在全球剩余的可开采石油能源中,重油资源达70%,重油能源在我国石油资源总储量中达到20%[1-2]。这些重质油具有馏分重、碱性氮化物含量高等特点。据统计,原油中氮化物含量减少90%,能使汽油产量提高20%,从而降低操作费用[3]。故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在化工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4-5]

    吸附脱氮设备成本低,操作简单,脱氮率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韩姝娜等[6]研究了吸附剂对碱性氮化物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氮化物在吸附剂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吸附剂表面酸中心的增加,吸附剂对碱性氮化物的吸附容量增加。翟玉龙等[7]以HY分子筛为吸附剂开展吸附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脱氮效果。SBA-15介孔分子筛是一种新型介孔材料,具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较大的孔径和比表面积,适用于油品吸附脱氮。但由于SBA-15介孔分子筛为纯硅的介孔材料,本身不具有酸性,对碱性氮的吸附选择性不好。本实验通过后合成法将铝负载到SBA-15介孔分子筛上,制得Al-SBA-15介孔分子筛,提高了SBA-15表面的酸性及酸量,将其用于油品吸附脱氮研究,考察了不同吸附条件下Al-SBA-15的脱氮率,得到最佳的Al-SBA-15吸附脱氮工艺条件。

    1 实验部分
    1.1 SBA-15的制备

    参照文献[8]:在42 ℃的条件下,将20 g P123溶解于465 g去离子水中,搅拌2 h,加入125.7 g浓盐酸和44 g TEOS在温室中搅拌24 h,然后在100 ℃下晶化24 h,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于500 ℃下焙烧4 h除去模板剂,得到SBA-15分子筛。

    1.2 Al-SBA-15的制备

    参考文献[9]制得硅铝比为50的Al-SBA-15介孔分子筛,以Al-SBA-15(50)表示。

    1.3 吸附剂的表征

    XRD表征:采用日本Rigaku D/MAX-1AX型X射线衍射仪考察吸附剂的晶体结构。

    NH3-TPD分析:采用美国康塔CBP-1全自动动态化学吸附分析仪考察吸附剂的酸强度和酸量。

    BET分析: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 ASAP 2010型物理吸附仪考察吸附剂的比表面和孔分布情况。

    1.4 吸附脱氮实验
    1.4.1 原料与试剂

    原料:氮质量分数为1 498.5 μg/g的模型化合物(喹啉为溶质,十二烷为溶剂);Al-SBA-15(50)介孔分子筛。

    试剂:喹啉、高氯酸、冰醋酸、醋酸酐、苯、甲基紫、邻苯二甲酸氢钾,均为分析纯。

    1.4.2 静态吸附实验

    在间歇式微型反应釜中按一定的剂油质量比加入吸附剂和模拟油,将反应釜置于设定温度的磁力搅拌恒温油浴中,吸附一定时间后,通过过滤分离吸附剂和模拟油,测定模拟油中的碱性氮质量分数,吸附剂脱氮率和吸附容量的计算见式(1)、式(2):

    (1)
    (2)

    式中,w为脱氮率,%;C0为吸附前模拟油碱性氮初始质量分数,μg/g;Ce为吸附平衡后模拟油的碱性氮质量分数,μg/g;qe为平衡吸附量,mg/g;moil为模拟油品质量,g;mads为吸附剂质量,g。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剂的结构表征
    2.1.1 吸附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

    图 1为SBA-15和Al-SBA-15(50)样品的小角度XRD谱图。由图 1可以看出,Al-SBA-15(50)的d100、d110和d200这3个特征衍射峰也清晰可见,表明Al-SBA-15(50)保留了SBA-15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孔道结构[10]

    图 1     SBA-15与Al-SBA-15(50)的XRD谱图 Figure 1     XRD patterns of SBA-15 and Al-SBA-15(50)

    2.1.2 吸附剂的NH3-TPD分析

    图 2是SBA-15和Al-SBA-15(50)的NH3-TPD谱图。NH3-TPD中300 ℃前为弱酸峰,300~500 ℃为中强酸峰。由图 2可以看出,纯硅的SBA-15分子筛几乎没有酸性中心,酸性很弱。负载铝后,Al-SBA-15(50)分子筛的弱酸和中强酸量有明显的增加,说明Al-SBA-15(50)分子筛与SBA-15分子筛相比,具有较多的酸性中心。

    图 2     SBA-15与Al-SBA-15 (50)的NH3-TPD谱图 Figure 2     NH3-TPD spectra of SBA-15 and Al-SBA-15(50)

    2.2 吸附剂的评价

    选取硅胶、Al2O3粉末、SBA-15介孔分子筛及Al-SBA-15(50)作为吸附剂,在剂油质量比为1:30,吸附温度为140 ℃,吸附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各种吸附剂的BET表征结果与脱氮率列于表 1

    表 1    不同吸附剂的BET参数及脱氮率 Table 1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the denitrogenation rate of different adsorbents

    表 1可以看出,4种吸附剂均具有一定的吸附脱氮能力,硅胶、Al2O3和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吸附脱氮率相对较低,负载铝后的Al-SBA-15(50)介孔分子筛吸附脱氮率相对较高,不同吸附剂的脱氮率与其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有着密切的关系。SBA-15以及Al-SBA-15(50)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碱性氮化物的脱除效果优于硅胶和Al2O3。Al-SBA-15(50)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均比SBA-15略有降低,这是因为在后合成过程中,在SBA-15孔道中负载了金属铝原子,导致了孔道以及比表面积的降低,但负载铝后增加了SBA-15的表面酸性,所以脱氮率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几种吸附材质,Al-SBA-15(50)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同时又有一定的酸性,因而吸附脱氮能力较强。

    2.3 吸附脱氮工艺条件的确定
    2.3.1 吸附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

    在原料油品碱性氮质量分数为1 498.5 μg/g,剂油质量比为1:30,吸附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考察了Al-SBA-15(50)分子筛的吸附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3所示。

    图 3     吸附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 Figure 3     Effect of adsorption temperature on denitrogenation rate

    图 3可以看出,脱氮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反应温度为140 ℃时,脱氮率最高。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脱氮率缓慢降低,这是由于碱性氮化物分子结构中氮原子上有未共用的孤对电子,为L碱,能与吸附剂上的酸性活性中心结合,这就要求吸附质分子在被吸附前具有较高的能量,升高温度能使吸附质分子能量增加,吸附质与吸附剂形成酸碱吸附作用,此时吸附反应为化学吸附,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急速升高。当温度为140 ℃时,脱氮率达到68.02%的最大值,超过140 ℃后部分化学键断裂,开始发生脱附,脱氮率缓慢降低。

    2.3.2 剂油质量比对吸附量的影响

    在原料油品中,碱性氮质量分数为1 498.5 μg/g,吸附时间为20 min,吸附温度为140 ℃的条件下,考察了剂油质量比(以下简称剂油比)对脱氮率及吸附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4所示。

    图 4     剂油质量比对吸附量的影响 Figure 4     Effect of the mass ratio of adsorption to oil on adsorption capacity

    图 4可知,随着剂油比的增大,吸附剂的吸附量逐渐减小,脱氮率逐渐增大。这是因为剂油比较大时,吸附剂并没有达到饱和吸附量。随着剂油比的减小,模拟油中提供更多的喹啉与Al-SBA-15(50)形成配位吸附。当剂油比为0.03和0.025时,Al-SBA-15(50)的吸附量变化不明显,表明此时吸附剂已达到饱和吸附量。脱氮率则随着剂油比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剂油比较小时,吸附剂能达到饱和吸附量,但质量有限,不能满足油品的脱氮反应,故油品的脱氮率并不高。而增加剂油比虽然能提高油品的脱氮率,但单位质量的吸附剂利用率较低。综合考虑,为使该过程中吸附剂既达到饱和吸附量又能保持较高的脱氮率,最佳剂油质量比宜为1:30。

    2.3.3 吸附动力学

    在原料油品碱性氮质量分数为1 498.5 μg/g,剂油质量比为1:30,吸附温度为140 ℃的条件下,考察了Al-SBA-15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如图 5所示。

    图 5     Al-SBA-15分子筛吸附动力学曲线 Figure 5     Adsorption kinetic curve of Al-SBA-15 mesoporous zeolite

    图 5可以看出,吸附初始阶段,吸附量显著增加,20 min后吸附曲线基本不再变化,达到吸附平衡,所以较佳的吸附时间为20 min。为了进一步探索吸附机理,采用Ho[11-12]推导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

    积分并线性变换得式(3):

    (3)

    式中,qe为平衡吸附量,mg/g;qtt时刻吸附量,mg/g;t为时间,min;k为吸附速率常数,g/(mg·min)。

    根据吸附动力学方程,以t/qtt作图拟合直线,拟合得出相关系数大于0.99,表明Al-SBA-15(50)分子筛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方程。

    3 结论

    (1) 从X射线的衍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Al-SBA-15(50)保留了SBA-15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孔道结构。从NH3-TPD分析结果可以看出,Al-SBA-15(50)的弱酸量及中强酸量相比SBA-15有了明显的提高。

    (2) 当吸附温度为140 ℃时,Al-SBA-15(50)分子筛的碱性氮化物吸附动力学可用二级吸附动力方程表示,拟合得出相关系数大于0.99。

    (3) Al-SBA-15(50)吸附脱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时间为20 min、吸附温度为140 ℃、剂油质量比为1:30,此时的脱氮率为68.02%、吸附量为30.6 mg/g。

    参考文献
    [1]
    王红, 侯湘丽, 马艳. 现代重油加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4): 141-142. DOI:10.3969/j.issn.1006-7981.2006.04.080
    [2]
    谷振生, 王晓明. 国内外重油加工技术新进展[J]. 炼油与化工, 2010, 21(1): 6-9. DOI:10.3969/j.issn.1671-4962.2010.01.002
    [3]
    张长久, 刘广林. 石油和石油产品中的非烃化合物[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6.
    [4]
    马丽娜, 马守涛, 刘丽莹, 等. 焦化蜡油络合脱氮-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1, 40(6): 571-573. DOI:10.3969/j.issn.1007-3426.2011.06.007
    [5]
    马守涛, 刘文勇, 梁景程, 等. 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的开发及其性能评价[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1, 40(1): 50-53. DOI:10.3969/j.issn.1007-3426.2011.01.012
    [6]
    韩姝娜, 刘晨光. 吸附剂表面性质对柴油碱性氮化物吸附脱除的影响[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9, 40(10): 19-24. DOI:10.3969/j.issn.1005-2399.2009.10.005
    [7]
    翟玉龙, 沈健. HY分子筛吸附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 42(1): 41-44. DOI:10.3969/j.issn.1005-2399.2011.01.009
    [8]
    孙锦玉, 赵东元. "面包圏"状高有序度大孔径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21(1): 21-23. DOI:10.3321/j.issn:0251-0790.2003.01.006
    [9]
    吴淑杰, 黄家辉, 吴通好, 等. A1-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苯酚叔丁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J]. 催化学报, 2006, 27(1): 9-14. DOI:10.3321/j.issn:0253-9837.2006.01.004
    [10]
    Shah P, Ramaswamy V, Lazar K,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xide-modified mesoporous SBA-15 molecular sieves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J]. Appl Catal A:General, 2004, 273(1): 239-248.
    [11]
    Ho Y S, Ng J C Y, McKay G. Kinetics of pollution sorption by biosorbents[J]. Purif Methods, 2000, 29(2): 189-232. DOI:10.1081/SPM-100100009
    [12]
    王秀芳, 田勇, 钟国英, 等. 氯霉素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0, 24(1): 162-166. DOI:10.3969/j.issn.1003-9015.2010.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