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炼化行业大量CO2气体的排放加剧全球变暖,引发世界范围对CO2气体减排及利用技术的研究[1-2]。与常规的注水驱油相比,CO2驱油通过往油田里注入CO2改变原油的特性,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约10%~15%)及全球的油产量(约50%)[3]。CO2驱油技术的关键是CO2气体的分离和捕集。当前CO2气体捕集技术主要有: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4-6]。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虽然工艺简单、能耗低,但分离效率较低,CO2气体纯度只能达到90%左右,不能作为工业产品使用,因而规模化应用尚少[7-8]。相较于前两种方法,化学吸收法捕集的CO2气体纯度可达99%,在工业上研究最广泛,其中,醇胺溶液经济性及应用性好,工业应用规模最大。
现有文献关于醇胺溶液捕集CO2的研究,主要基于伯胺、仲胺、叔胺及其混合胺溶液对CO2气体吸收和解吸性能的研究。湖南大学的高红霞[9]开发了高吸收速率、低再生能耗的N, N-二乙基乙二醇(DEEA)溶液,但其价格较高,再生率较低,不适合循环回收CO2。陈宜春等[10]通过乙醇胺(MEA)对CO2进行吸收解吸实验,指出MEA价格低廉,吸收速率快,吸收量大,但解吸能耗高,腐蚀性大。谭大志等[11]研究认为DEA法是目前从烟道气中回收CO2最主要的方法,但DEA溶液对气体的选择性较差,不适用于高含其他杂质气体的原料气分离。张旭等[12]开展N-甲基二乙醇胺(MDEA)对CO2吸收/解吸实验,发现采用MDEA作为吸收剂,虽然可以降低解吸能耗和腐蚀性,但其吸收速率太低。混合胺溶液是将几种有机胺复配,期望得到一种吸收、解吸效果好,且解吸能耗和腐蚀率较低的新型溶液。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院李清方[13]认为40%(w)MDEA+3%(w)PZ的复合溶液对胜利油田伴生气的吸收解吸效果最佳,但其使用范围较窄,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张宏伟等[14]对BASF活化溶剂在脱碳工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在40%(w)的MDEA溶液里,加入4%(w)的活化剂哌嗪,其吸收速率、吸收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实验未考虑解析率及解吸能耗等问题。彭松水等[15]利用MDEA-DEA复配溶液对油田采出气中的CO2进行脱除,研究表明40%(w)MDEA+2%(w)DEA的复配溶液对CO2吸收及再生性能较好,但因其发泡严重,溶剂损失较大而未普及应用。MEA/MDEA混胺体系因为再生和腐蚀性问题,工业应用不理想[16-17]。杜云贵[18]指出工业上应用较少的烯胺与MEA的混合溶液对CO2有较好的吸收和解吸效果,但没有对烯胺进行系统的研究,未确定哪种烯胺吸收与解吸性能最佳。项菲等[19]虽指出二乙烯三胺(DETA)和三乙烯四胺(TETA)对醇胺溶液的活化性能较好,但只研究了两种烯胺,未深入研究烯胺的活化性能。本研究旨在寻找最佳的烯胺与工业最基础的CO2醇胺吸收溶剂MEA进行复配,开发出优良的MEA/烯胺混合溶液。
式(Ⅰ)~式(Ⅲ)为MEA溶液的平衡反应[20]。
式中:R1=CH2 CH2OH,R2=H。
MEA溶液与CO2反应时,液相中存在以下反应:
CO2与OH-反应:
MEA与CO2反应,氮原子链接的活泼氢原子与CO2结合后成为中间两性离子,溶液中的醇胺与两性离子发生质子化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氨基甲酸盐,平衡反应见式(Ⅴ)~式(Ⅶ)[21]。
总反应式可写成:
烯胺含有多个N原子,通常含有多个伯胺和仲胺基,烯胺和CO2反应的机理与MEA相同[22-23]。
CO2捕集实验包括吸收、解吸、负荷测量、pH值测量4组实验。吸收实验如图 1所示,N2和CO2气体分别经减压阀、流量计进入混合缓冲瓶,混合气在恒温水浴中加热到实验温度,干燥后进入油浴加热的反应釜,与吸收剂溶液进行吸收反应,电动搅拌器强化吸收过程。反应釜进出口的皂膜流量计完成流量监测。
图 2指示了吸收实验生产的富液在三口烧瓶中解吸CO2的过程。油浴保证了解析温度,析出气经冷凝管冷却后进入浓硫酸洗气瓶脱水,经气体流量计计量CO2流量后,由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回收处理。
图 3为吸收剂溶液(贫富液)的负荷测量装置。该装置以甲基橙溶液作为指示液,利用硫酸与待测液反应释放CO2,并以U型管测压原理测量吸收剂溶液CO2的负载,以获得CO2的再生率。
吸收剂溶液(贫、富液)pH值用pH计测量,溶液pH值可间接反映吸收剂溶液的吸收能力。
分别对单组分吸收剂溶液(1.0 mol/L的MEA、DETA、TETA、TEPA和PEHA)和MEA-PEHA复配溶液的吸收速率、吸收量、解吸速率、负荷、pH值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单组分吸收剂及复配溶液最佳物质的量浓度配比,见表 1。每种吸收剂体积800 mL,CO2进气流量200 mL/min,反应温度40 ℃。
单组分和复配吸收溶液对CO2的吸收速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初期吸收速率高,然后急剧减小,直至达到吸收平衡,见图 4。
5种单组分吸收溶液中,平均吸收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PEHA>TEPA>DETA>TETA>MEA。MEA溶液初期高速率吸收时间最短,最高/平均吸收速率都最小,吸收效果最差。PEHA溶液的吸收效果最好,最高吸收速率为175.87×10-6 mol/s,平均吸收速率(110.53×10-6 mol/s)是MEA溶液的2.4倍。
MEA-PEHA复配溶液比单组分吸收溶液的吸收速率曲线更稳定,在物质的量浓度比分别为4:6,5:5,6:4,7:3,8:2,9:1的6种复配溶液中,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73.14×10-6 mol/s、81.74×10-6 mol/s、78×10-6 mol/s、67×10-6 mol/s、64.67×10-6 mol/s和60.77×10-6 mol/s。随着MEA与PEHA物质的量浓度比值的增大,平均吸收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的平均吸收速率所对应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5:5。
单组分和复配吸收溶液对CO2的吸收量(见图 5)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吸收量随吸收时间的变化梯度由大变小,随着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浓度下降,吸收量增加越来越缓慢。DETA和MEA溶液(325 min)先于TETA、TEPA和PEHA溶液(385 min)达到吸收稳定。在相同的吸收时间下,5种溶液的吸收量从大到小依次是:PEHA>TEPA>TETA>DETA>MEA。达到稳定时,MEA溶液的吸收量最小,为0.904 4 mol,PEHA溶液吸收量最大(2.512 7 mol),约为MEA溶液吸收量的2.8倍。
在吸收反应初期( < 70 min),各物质的量浓度配比的复配溶液对CO2的吸收量差别很小,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CO2气体,吸收量迅速增大,此阶段MEA吸收剂为主导。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中MEA物质的量浓度下降,但由于两种吸收剂交互作用能够抑制溶液碱性的迅速减小,从而保证对CO2气体的吸收;反应后期,溶液中的PEHA吸收剂起主导作用,CO2吸收量缓慢增加。物质的量浓度比分别为9:1和5:5的MEA-PEHA复配溶液,分别最先(330 min)和最后(375 min)达到吸收稳定。MEA-PEHA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比为9:1时饱和吸收量最小(1.2 mol),物质的量浓度比为5:5时,饱和吸收量最大(1.72 mol),约为最小饱和吸收量的1.4倍。
单组分和复配吸收溶液的解吸实验数据见表 2~表 3。由表 2可知,MEA溶液的CO2解吸量最小(0.78 mol),解吸温度最高(85 ℃),PEHA溶液的解吸量最大(2.21 mol),约为MEA溶液解吸量的2.8倍,且解吸温度最低(75 ℃),解吸能耗最少。由表 3可知,物质的量浓度比为8:2的MEA-PEHA溶液对CO2解吸量最小,为0.93 mol,且解吸温度较高,为74 ℃,物质的量浓度比为5:5时溶液的解吸量最大(1.63 mol),约为最小解吸量的1.75倍,且解吸温度最低(68 ℃),解吸能耗最少。
单组分和复配吸收剂溶液的CO2解吸速率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解吸初期,解吸速率迅速上升后快速回落,然后逐步减小,直至完全解吸,见图 6。6种单组分吸收剂溶液,在约10 min时达到最大解吸速率,最高可达368.15×10-6 mol/s。5种溶液的平均解吸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PEHA(177.87×10-6 mol/s)>TEPA(157.5×10-6 mol/s)> DETA(141.95×10-6 mol/s)>TETA(128.67×10-6 mol/s)> MEA(82.11×10-6 mol/s)。MEA溶液解吸效果最差,PEHA解吸效果最佳。
6种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比的复配吸收剂,也在约10 min时达到最大解吸速率,最高可达325×10-6 mol/s。物质的量浓度比为5:5的MEA-PEHA复配溶液平均解吸速率最大(137.09×10-6 mol/s),物质的量浓度比为9:1时溶液解吸效果最差(96.62×10-6 mol/s)。
以测得的CO2体积单位mL作为负荷单位,单组分和复配吸收剂溶液的富液和贫液的负荷及pH值实验数据见表 4~表 5。可见,无论单组分还是复合吸收剂溶液,贫液的pH值都比富液大,其原因是CO2的解吸使吸收剂溶液的碱性增大。
根据测得的溶液负荷,得到单组分和各物质的量浓度配比下的MEA-PEHA吸收剂溶液再生率,如图 7所示。在5种单组分吸收剂溶液中,PEHA溶液具有最大解吸率94.05%。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比的MEA-PEHA复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比为5:5时溶液的解吸率较大(95.23%)。
(1) 综合分析5种1.0 mol/L单组分溶液的CO2吸收、解吸实验结果表明,PEHA溶液具有最大的平均吸收速率和吸收量,吸收效果最好。PEHA富液具有最大的平均解吸速率、解吸量,最小的解吸温度及解吸能耗,是最佳的单组分烯胺吸收剂。
(2) 将最佳的烯胺PEMA与MEA复配,综合分析5种不同浓度比复配溶液的吸收、解吸实验结果表明:物质的量浓度配比为5:5时,复配溶液具有最大的平均吸收速率和吸收量,吸收效果最好。其富液具有最大的平均解吸速率和解吸量、最小的解吸温度和解吸能耗,以及较大的再生率。
(3) 综合两个实验结果,考虑再生能耗与腐蚀性等因素,物质的量浓度比为5:5的MEA-PEHA复配溶液是CO2捕集的最佳混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