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21, Vol. 50 Issue (2): 127-132
浮选法处理油基钻屑实验研究
赵迪 , 符剑刚 , 王晓波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油基钻屑因组成复杂、处理难度大,成为固废处理领域主要难题之一。在组成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浮选法处理油基钻屑。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磨矿时间、浮选时间、捕收剂用量和抑制剂用量对油基钻屑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矿时间18 min、浮选时间35 min、捕收剂用量1 400 g/t、抑制剂用量1 600 g/t,浮选尾矿的含油率降至0.54%,浮选精矿的发热量达到17.15 MJ/kg;FTIR及SEM分析表明,浮选处理油基钻屑效果明显,油组分与钻屑基本分离,重晶石大量富集于尾矿中。浮选精矿和尾矿满足SY/T 7301-2016规定的处理要求,精矿经燃料化后可以制成燃料,尾矿回收重晶石后用作油田道路建设的基础材料。该方法为油基钻屑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油基钻屑    浮选    单因素实验    无害化    资源化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oil-based drilling cuttings by flotation
Zhao Di , Fu Jiangang , Wang Xiaobo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China
Abstract: Treating oil-based drilling cutting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the field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because of its complex composition and difficult disposal.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y analysis, the oil-based drilling cuttings were treated by flotation. The influences of grinding time, flotation time, collector dosage and inhibitor dosage on flotation effect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idual oil rate of flotation tailings decreased to 0.54%, and the calorific value of concentrates can reach 17.15 MJ/kg under the conditions: 18 min of grinding time, 35 min of flotation time, 1 400 g/t of collector dosage and 1 600 g/t of depressant dosage. FTIR and SEM analysi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flotation treatment of oil-based drilling cuttings is obvious, oil and cuttings are separated and barite is enriched in tailings. The concentrates and tailings meet the disposal requirements stipulated in SY/T 7301-2016. In the meantime, the flotation concentrates can be made into fuel after disposal and the flotation tailings can be used as basic material for road construction in oil field after recovering barite, 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harmless treat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oil-based drilling cuttings.
Key words: oil-based drilling cuttings    flotation    single factor test    harmless    resource    

钻井液主要分为水基、油基和合成基3类,其中油基钻井液能够减少岩石碎屑脱落,产生较少的钻屑,在钻井过程中广泛使用[1-2]。岩石碎屑经油基钻井液携带返回地面,形成黏稠的黑色团聚体,即油基钻屑。据统计,一口井大约产生油基钻屑250 m3,1年的产量约为2.3×104 m3[3-4]。油基钻屑主要由基础油、有机土、钻屑和多种添加剂组成,成分极其复杂,处理困难,具有低毒性[5-6]

目前,国内外油基钻屑处理大都采用焚烧、填埋、溶剂萃取、热解、化学清洗、生物处理等技术[7-12]。这些技术均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存在局限性,如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飞灰、炉渣以及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且需要辅助燃料[13];填埋占用大面积土地且不能回收其中有用组分;溶剂萃取需要使用大量的萃取剂,成本高,同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处理周期较长且条件苛刻等[14]。泡沫浮选广泛应用于含油废水及含油污泥处理领域,高效实现油组分的脱除[15]。李美蓉等[16]在70 ℃下,采用碱与油泥体积比3∶1,加2.0%(质量分数,下同)的碱液搅拌10 min,气浮处理15 min,除油率达到94.3%,底泥残留的石油类含量小于1%。张春娟等[17]采用一粗两扫流程,充气量0.10 m3/h,起泡剂0.5 mg/L,浮选时间15 min,浮选尾砂脱油率达到95%以上。与现有处理技术相比,浮选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脱油率,而且能够回收利用有价组分,实现油基钻屑资源无害化处理。因此,开展油基钻屑浮选技术研究,对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以重庆某油气田的油基钻屑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组成、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浮选的方法,研究了磨矿时间、浮选时间、药剂用量等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回收的浮选精矿具有较高的发热量,经燃料化处理后可以制成燃料[18];浮选尾矿含油率较低,满足SY/T 7301-2016《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中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污染控制要求,其次重晶石含量较高,可以回收返回油基钻井液再利用,最后尾矿可以用作油田道路建设基础材料[19]。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油基钻屑中油相与固相分离难度大、污染等问题,并提出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为油基钻屑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实验所用的油基钻屑黏度较高,流动性较差,外观呈现黑色的团聚体,粒度分布不均匀,具有浓重的油气味。水分质量分数为2.27%、石油烃类质量分数为19.32%、灰分质量分数为78.41%、发热量为6.53 MJ/kg。其中,石油烃类主要为C10~C20的饱和烃类,成灰矿物主要为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

化学试剂包括解聚剂(自制,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浓硫酸(分析纯)、四氯化碳(分析纯)、0#柴油(工业级)、水玻璃(工业级)等。

实验仪器包括单槽浮选机(武汉探矿机械厂,XFD-Ⅳ)、锥形球磨机(长沙顺泽矿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XMQ)、电热恒温干燥箱(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202-2EBS)、马弗炉(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SRJX-4-13)、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FA2104N)、红外分光测油仪(北京华夏科创仪器股份有限公司,OIL-4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公司,Nicolet6700)、X射线衍射仪(德国Bruker公司,D8 Advance)、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公司,Quanta 250 FEG)。

1.2 实验方法

称取400 g油基钻屑于量杯中,加入400 mL解聚剂,调节pH值保持在5左右,使用电动搅拌装置将其搅拌、分散;搅拌结束后入球磨机进行磨矿作业;用自来水将矿浆冲洗出来,转入浮选槽,进行浮选实验,具体浮选实验流程如图 1所示。浮选结束后,将浮选精矿和浮选尾矿过滤、烘干、称量,并测定精矿的热值及尾矿的含油率。

图 1     浮选实验基本流程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闭路浮选试验,具体工艺参数及流程如图 2所示。

图 2     闭路浮选实验流程

2 结果与讨论
2.1 油基钻屑表征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油基钻屑的矿物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样品的表面官能团;扫描电镜(SEM)表征油基钻屑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

2.1.1 XRD表征

油基钻屑的XRD谱图见图 3

图 3     油基钻屑XRD谱图

图 3可知,油基钻屑在衍射角为22°、25°、28°、31°、32°、40°和42°位置出现的衍射峰与重晶石相同,表明油基钻屑中重晶石的存在主要来源于钻井液中的加重剂;在2θ为26°、50°、54°和29°处出现的衍射峰分别为SiO2和CaCO3的特征衍射峰,主要来源于岩屑。因此,油基钻屑中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和重晶石[20-21]

2.1.2 FTIR表征

油基钻屑(a)、浮选精矿(b)及浮选尾矿(c)的FTIR谱图见图 4。由图 4可以看出,在3 415 cm-1附近出现缔合的O-H伸缩振动峰,说明处理前后的油基钻屑中均存在结合水;a中2 954 cm-1、2 925 cm-1和2 857 cm-1附近出现饱和C-H的伸缩振动峰,1 436 cm-1附近出现饱和C-H的变形振动吸收峰;b中的吸收振动峰强度明显增加;c中特征区的饱和C-H吸收振动峰几乎消失,说明油组分实现有效脱除[22],指纹区饱和C-H吸收振动峰强度明显减弱,说明仍有少量油组分残余在尾矿中;1 089 cm-1附近的特征峰为Si-O键的伸缩振动,尾矿中峰面积增加,表明大部分石英进入尾矿中;607 cm-1附近为重晶石的特征峰,尾矿中重晶石的峰强度明显增强,说明重晶石有效富集在尾矿中,有利于进一步回收[23]

图 4     油基钻屑处理前后FTIR谱图

2.1.3 SEM表征

油基钻屑处理前后的扫描电镜照片见图 5。由图 5(a)可知,油相包裹在岩屑表面,两者紧密结合,表面粗糙、无规则,处理后钻屑黏度降低,颗粒结构相对疏松[24-25]图 5(c)中出现大量重晶石柱状晶体,说明重晶石有效富集在尾矿中,有利于重晶石的回收。

图 5     油基钻屑处理前后的扫描电镜照片

2.2 浮选实验

采用“一粗一扫二精”实验流程,分别考察磨矿时间、浮选时间、捕收剂用量和抑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浮选尾矿的含油率和浮选精矿的发热量实验结果如图 6~图 9所示。

图 6     磨矿时间对含油率和发热量的影响

图 7     浮选时间对含油率和发热量的影响

图 8     捕收剂用量对含油率和发热量的影响

图 9     抑制剂用量对含油率和发热量的影响

2.2.1 磨矿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将搅拌、分散后的油基钻屑放入球磨机进行磨矿,一方面促进油基钻屑进一步解聚,另一方面是钻屑粒径较大且不均匀,需要通过磨矿为浮选做准备。在浮选时间为40 min、捕收剂用量为1 000 g/t、抑制剂用量为1 800 g/t条件下,研究磨矿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6所示。

图 6可以看出,当磨矿时间小于18 min时,尾矿的含油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快速下降,精矿的发热量随时间的延长快速上升。此时,油基钻屑进一步解聚,使得油组分从钻屑上脱落。当磨矿时间为18 min时,尾矿的含油率为0.67%,精矿的发热量为15.92 MJ/kg;当磨矿时间超过18 min时,尾矿的含油率呈现上升趋势,而精矿的发热量不断下降,可能原因是过磨造成油滴乳化附着在矿物表面,不易脱落;粒径较小的成灰矿物随油滴上浮,造成发热量下降。因此,磨矿时间不宜过长,选择最佳时间为18 min。

2.2.2 浮选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在磨矿时间为18 min、捕收剂用量为1 000 g/t、抑制剂用量为1 800 g/t条件下,研究浮选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7所示。

图 7可知,浮选尾矿的含油率随着浮选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精矿的发热量出现上升的现象。当浮选时间小于35 min时,尾矿的含油率很快下降,精矿的发热量也很快上升;当浮选时间为35 min时,尾矿的含油率为0.66%,精矿的发热量最高,为16.52 MJ/kg;浮选时间大于35 min,上浮的气泡基本为白色水泡,尾矿的含油率和精矿的发热量变化不明显。因此,选取最佳浮选时间为35 min。

2.2.3 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在磨矿时间为18 min、浮选时间为35 min、抑制剂用量为1 800 g/t条件下,研究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8所示。

图 8可知,随着捕收剂用量的增加,尾矿含油率逐渐下降,而精矿发热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捕收剂用量在1 400 g/t时,精矿发热量最高,为16.17 MJ/kg,此时尾矿含油率为0.63%;捕收剂用量大于1 400 g/t时,尾矿含油率下降速度减慢,精矿发热量出现下降趋势;用量在1 600 g/t时,尾矿的含油率最低,为0.59%,原因可能是粒径较小的成灰矿物附着油组分上浮,从而导致发热量下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捕收剂最佳用量为1 400 g/t。

2.2.4 抑制剂用量对脱油效果的影响

在磨矿时间为18 min、浮选时间为35 min、捕收剂用量为1 400 g/t条件下,研究抑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9所示。

图 9可知,随着抑制剂用量的增加,精矿的发热量逐渐升高,而尾矿的含油率呈现先下降后逐步上升的趋势。抑制剂用量在1 600 g/t时,尾矿含油率最低,为0.67%,此时精矿的发热量为16.94 MJ/kg;抑制剂用量小于1 600 g/t时,含油率与发热量都呈现变化较快的趋势;抑制剂用量大于1 600 g/t时,尾矿含油率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缓慢,在用量为2 000 g/t时,发热量最高为16.96 MJ/kg,发热量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可能是成灰矿物表面仍附着小油滴,水玻璃过量成功抑制成灰矿物的同时无法实现油组分的脱除。因此,选择抑制剂最佳用量为1 600 g/t。

2.3 闭路浮选实验

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浮选最佳工艺条件:磨矿时间18 min、浮选时间35 min、捕收剂用量1 400 g/t、抑制剂用量1 600 g/t,在最佳条件下进行闭路浮选实验。实验结果如表 1所列,油基钻屑处理前后实物图如图 10所示。

表 1    闭路浮选实验分析结果

图 10     油基钻屑处理前后图片

表 1可知,油基钻屑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两次精选后,浮选精矿灰分质量分数降至52.73%,发热量由最初的6.53 MJ/kg上升至17.16 MJ/kg;浮选尾矿灰分质量分数达到96.78%,含油率由19.32%降至0.54%。

3 结论

(1) 在油基钻屑组成及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浮选法处理油基钻屑能够实现油相和固相分离,解决燃烧发热量低、污染等问题。

(2) 红外分析表明尾矿中甲基和亚甲基的峰面积大量减少,油组分有效脱除;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精矿中油组分以小聚团的形式出现,结构相对疏松,尾矿中富集大量的重晶石,有利于进一步回收。

(3) 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浮选最佳条件:磨矿时间18 min、浮选时间35 min、捕收剂用量1 400 g/t、抑制剂用量1 600 g/t。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闭路浮选实验,采用“一粗一扫二精”闭路实验流程,浮选尾矿的含油率降至0.54%,浮选精矿的发热量达到17.16 MJ/kg。

(4) 浮选得到的精矿和尾矿满足SY/T 7301-2016的污染控制要求,且精矿经燃料化处理后可以制成燃料,尾矿回收重晶石后可用作油田道路建设的基础材料,该方法为油基钻屑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侯影飞, 齐升东, 游海鹏, 等. 微波处理油基钻屑脱油效果及特性研究[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7, 33(6): 1113-1119. DOI:10.3969/j.issn.1001-8719.2017.06.010
[2]
陈则良, 陈忠, 陈乔, 等. 典型页岩气油基钻屑的组成分析及危害评价[J]. 环境工程, 2017, 35(8): 125-129.
[3]
符丹. 废弃油基钻屑除油及回收污油净化工艺研究[D]. 西安: 陕西科技大学, 2014.
[4]
李赵, 杜国勇, 朱盟翔, 等. 超临界CO2萃取废弃油基钻屑的实验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6, 45(3): 93-96. DOI:10.3969/j.issn.1007-3426.2016.03.019
[5]
夏家祥, 刘宇程, 徐俊忠, 等. 声化破乳-离心分离处理废弃油基钻井液实验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3, 42(3): 306-310. DOI:10.3969/j.issn.1007-3426.2013.03.023
[6]
SU B Y, HUANG L, LI S J, et al. Chemical-microwave-ultrasonic compound conditioning treatment of highly-emulsified oily sludge in gas fields[J]. Natural Gas Industry B, 2019, 6(4): 412-418. DOI:10.1016/j.ngib.2018.12.006
[7]
孙根行, 符丹, 王丽芳, 等. 热洗法处理页岩气开采油基钻屑工艺研究[J]. 现代化工, 2017, 37(3): 104-107.
[8]
陈忠, 李东元, 陈鸿珍, 等. 油基钻屑处理处置研究新进展[J]. 化工环保, 2019, 39(5): 489-495.
[9]
白鹤, 武卫锋, 翁良宇, 等. 化学清洗处理高含油率油基钻屑的研究[J]. 天然气与石油, 2018, 36(3): 76-80. DOI:10.3969/j.issn.1006-5539.2018.03.015
[10]
郭鹏, 李汉周, 刘松林, 等. 油田含油污泥土壤降解与修复试验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9, 48(6): 105-110. DOI:10.3969/j.issn.1007-3426.2019.06.021
[11]
李红梅, 景丰, 赵毅, 等. 延长油田油基钻井液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7, 46(1): 106-110.
[12]
杨海, 黄新, 林子增, 等.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9, 48(4): 907-912.
[13]
ZHAO Y A, YAN X Y, ZHOU J H, et al. Treatment of oily sludge by two-stage wet air oxidation[J].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 2019, 92(5): 1451-1457. DOI:10.1016/j.joei.2018.08.006
[14]
左京杰, 张鑫, 杨勇. 含油钻屑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9, 29(6): 11-15.
[15]
RAMASWAMY B, KAR D D, DE S. A study on recovery of oil from sludge containing oil using froth flot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85(1): 150-154.
[16]
李美蓉, 孙向东, 娄来勇. 集输罐底油泥的热碱水清洗-气浮分离技术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0(5): 121-124.
[17]
张春娟, 李小兵, 吕鑫磊, 等. 浮选机用于含油污泥处理的试验研究[J]. 矿山机械, 2009, 37(21): 100-102.
[18]
JING G L, CHEN T T, LUAN M M. Studying oily sludge treatment by thermo chemistry[J].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6, 9(Suppl 1): S457-S460.
[19]
陈红硕, 刘家驹, 林俊岭, 等. "球磨+浮选"联合工艺处理罐底油泥的效果[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 13(5): 1186-1193.
[20]
张华, 罗臻, 张晓飞, 等. 页岩气钻井废水电絮凝预处理实验[J]. 天然气工业, 2019, 39(12): 146-154.
[21]
王朝强. 页岩气钻井岩屑建材资源化利用中重金属污染预警、迁移及控制[D]. 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 2019.
[22]
CHEN G, CHENG C, ZHANG J,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of surfactant and alkali on the treatment of oil sludge[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183: 106420.
[23]
DUAN M, WANG X D, FANG S W, et al. Treatment of Daqing oily sludge by thermochemical cleaning method[J].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18, 554: 272-278.
[24]
陈永红, 刘光全, 许毓. 化学破乳法处理废弃油基泥浆室内实验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2, 41(5): 522-525.
[25]
蔡嘉希. 破乳分离-改性芬顿氧化法处理油基钻屑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19.